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需求不断加强。与此同时,随着企业发展的壮大,企业内部数据突飞猛进的增长,形成海量数据,企业必须通过强大的计算力来存储、处理和传输这些数据。云计算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计算模式,它的计算能力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极大的满足了当今企业的需求,并且能够节约存储和计算数据的成本,为企业在硬件方面节省了大量的投资。
|
一、什么是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实现的超级计算机模式。它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资源环境和实现服务,同时能够平衡负载资源,有效调节资源使用情况。云计算不仅仅带来技术上的革新,同时也带来了企业商业模式上的革新。 |
云计算从使用范围上划分主要包括狭义云计算和广义云计算。
1)广义云计算通过计算机网络以按需使用服务的方式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它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和互联网及软件相关,也可以是无关的,提供其他类型服务。我们通常所说云计算均是广义云计算,它的使用范围是最广的。
2)狭义云计算通过计算机网络以按需使用资源的方式来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软件、硬件以及平台等资源,它是基础设施的使用和交付。“云”是计算机网络的一种,为用户提供资源。用户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租用“云”中的各种资源即可,一旦资源紧缺,能随时进行扩展,一旦充裕,能随时进行释放,按需使用。
云计算从服务范围上来划分主要包括公有云和私有云。
1)公有云主要是指第三方提供给客户使用的云平台,公有云一般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访问,以低廉的价格,租给客户进行使用。公有云作为一个支撑平台,能够整合上游的服务提供者和下游的最终用户,打造新的价值链和运营系统。
2)私有云是指为客户企业单独使用而构建的云平台,通过部署在企业内部的局域网中,在企业的基础设施上部署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从而实现企业云的安全平台以及对数据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达到最有效的控制。
总之,云计算通过对网络中的软硬件资源进行调度,以冗余存储的方式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通过虚拟化技术将海量数据或计算处理程序自动拆分成多个较小的相互间耦合性比较低的子数据或子程序,然后将这些子程序或子数据再通过计算机机群组成的云计算平台系统进行分布式计算程序处理,最终把结果以快速、可靠、透明的方式返回给使用者的新型商业计算模式。
二、云计算的分类
云计算主要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系统供应商向用户提供同标准的颗粒度的可度量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硬件资源,使用者可以在这些基础硬件设施之上部署和运行各种软件,包括客户的操作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把硬件资源以虚拟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主要包括硬件资源和网络资源。用户只需要根据自己使用的需要,租用基础设施平台服务提供商部署好的硬件资源环境,然后在平台上部署企业的业务系统,而不必要购买硬件和网络等资源。
2)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软件即服务,是指运营商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软件服务的一种软件应用模式。传统的SaaS与云计算下的SaaS,在用户体验上基本完全相同,感觉不到差异。传统的SaaS直接构建在硬件环境之上,无法实现后台资源环境的多租户共享,也不能实现资源环境的动态流转,计算能力无法平衡。云计算下的SaaS,需要这些软件运行在云平台服务层或构建在云基础设施框架之上,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后台资源的动态伸缩和流转上,资源可扩展性也更强。通过SaaS,用户只需要标准的Web浏览器即可使用云计算平台上的软件,客户只需租用软件,而不必购买软件,可以节省大量的开支。用户能够随时随地的使用云计算提供的软件服务,产生的个人信息和数据直接在云端存储即可,无需存储到本地,因此,云计算提供的软件服务的安全性和升级问题得到了保障。
3)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搭建软件使用的平台,并作为一种云计算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交给用户使用。平台即服务,是构建在基础设施之上的。用户通过在云平台供应商提供的开发平台下创建自己的业务应用,同时直接在云平台的运行环境中运营自己的业务系统。平台提供应用服务引擎,如互联网应用编程接口/运行平台等。用户通过基于该应用服务引擎,构建平台应用。